贸易战打了这么久,俄罗斯率先“打破沉默”,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
据澎湃新闻报道,随着特朗普挑起“关税战”,经济学家预测美国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在未来几个月内可能会迅速下降。这一预测并非空穴来风,特朗普政府持续上调对华关税,使得加工美国原油对中国炼油厂而言逐渐无利可图,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美国石油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美国彭博社援引数据分析公司Vortexa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几个月,美国供应的石油仅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左右,美国石油出口对中国的重要性并不高。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登科(资料图)
面对这种形势,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登科明确表示,俄方已准备好向中国供应尽可能多的石油。鲁登科在接受塔斯社采访时称:“我们准备提供足够多的石油,以满足中国的需求。我认为,中国将首先考虑自己的国家利益。如果他们需要购买石油,我们当然会向中国出口石油,但这取决于我们中国朋友的选择。”俄罗斯的这一承诺,无疑为中国在能源供应方面提供了一颗“定心丸”。
事实上,近年来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一直在不断深化。自2011年起,俄罗斯通过东西伯利亚 - 太平洋(ESPO)管道向中国输送石油,已然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供应国之一。2023年,俄罗斯通过管道向中国输送的石油量高达4000万吨,在中国石油进口总量中占据显著比例。而且,中俄原油管道的年输送能力已达1500万吨,并且还有进一步提升至3000万吨的计划。这些数据都表明,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俄罗斯此次“无上限”的能源支持承诺,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多元化的能源战略布局,极大地缓解了中国可能面临的短期石油供应风险。
展开全文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登科(资料图)
中俄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在拜登政府带着美国一众盟友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封锁时,中国始终与俄罗斯保持着正常且密切的贸易往来,这种坚定的支持让中俄两国的关系更加紧密。如今,中美贸易战打得如火如荼,俄罗斯在这个时候表态支持中国,既是对中国之前支持的回应,也彰显了两国“背靠背”协作的深厚情谊。
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这场“关税战”,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特朗普在大选时曾夸下海口,称要改变拜登任期时糟糕的美国经济状况,可上台后的一系列政策却让美国经济陷入更深的困境。他频繁上调对华关税,结果美国输华商品单日蒸发180亿美元,国内企业也深受其害。美国的农场主们损失惨重,爱荷华州大豆农约翰·米勒无奈地表示,现在每卖一蒲式耳大豆,得倒贴3美元。这些种了三代地的老农民们举着“要贸易不要关税”的牌子堵在国会山,可白宫方面却对此置若罔闻。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登科(资料图)
在这场贸易战中,中方始终秉持着“关税战没有赢家”的理念,但面对美方的极限施压,中国也做好了充分的反制准备。中国坚定地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积极寻求多元化的贸易合作,以降低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俄罗斯的支持无疑为中国在这场贸易博弈中增加了重要的筹码。
在未来的国际贸易发展中,中俄之间的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俄罗斯的能源优势与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形成互补,双方在能源、贸易、科技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而美国若不改变其贸易霸凌的行径,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或将持续下降。这场贸易战的最终结果,不仅会影响中美俄三国的经济发展,也将对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世界正拭目以待各方在这场贸易风云中的后续行动。
评论